×

首页 > 经济师 >内容

2018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: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

2018-9-3     来源:乐考网

一、公共物品及其特征

1、定义:增加一个人对该物品的消费,并不同时减少其他人对该物品消费的那类物品。由美国经济学家保罗·萨缪尔森首次提出来的。

2、特征:消费上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。

非竞争性(主要特征):指的是某种公共物品一旦被提供,增加一个人的消费并不增加任何额外成本,也就是增加一个人消费的边际供给成本为零。强调了集体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收益。

非排他性:派生特征,指排除一个额外消费者技术上不可行,或者成本很高。这一特征指出了通过市场机制提供公共物品的潜在困难。

二、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

1、私人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自愿的市场交易实现的;

公共物品的需求显示是通过强制性的政治交易实现的。

2、决策原则:“多数决策原则”或“少数服从多数”;

常见的多数决策规则有:相对多数决策、二轮决选制、逆向排除法、博尔达计分法、孔多塞规则、赞同投票。

三、公共物品的融资和生产

(一)公共物品的融资:

1、政府融资(强制融资)

(1)政府以强制税收的形式,作为公共物品供给的资金提供者;

(2)缺点:难以满足社会成员对公共物品的多样化需求;

2、私人融资(自愿融资):

(1)非排他性成为对自愿融资起阻碍作用的关键因素;

(2)条件:在公共物品的受益结构和成本分担都比较清晰的小规模集体中,或者当提供者同时也是该公共物品的主要受益者时;

(3)缺点:导致公共物品供给的数量不足和机构不平衡;

3、联合融资

政府以财政补贴和税收优惠等方式,鼓励私人机构提供公共物品。

(二)公共物品的生产

1、政府生产:代表公众利益的政治家雇佣公共雇员,与他们签订就业合同,合同中对所需提供的物品或服务做出具体规定。

2、合同外包:是指政治家首先与私人厂商签约,再由这个私人厂商与其雇员签订劳务合同,按政府的要求完成公共物品或服务的生产任务。合同外包是公共服务提供私有化的表现。

四、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

(一)公共物品供给的制度结构涉及四个内容:

1、公共物品供给的决策制度(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结构的核心);

2、公共物品供给的融资制度;

3、公共物品供给的生产制度;

4、公共物品的受益分配制度。

(二)我国公共物品供给制度目标:

1、建立一个多元的、竞争性的、有效率的、均衡发展的公共物品供给制度机构;

2、“十二五”强调:坚持政府负责的前提,充分发挥市场机制,推动基本公共服务提供主体和提供防护多元化,加快建立政府主导、社会参与、公办和民办并举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模式。

知识点二、市场与政府的经济活动范围

(一)市场系统是由居民、企业和政府三个相对独立的主体组成的。

(二)政府经济活动范围:

知识点三、财政的基本职能

公共财政职能主要有:资源配置职能、收入分配职能、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。

一、资源配置职能

1、含义:

(1)集中社会资源形成财政收入

(2)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和服务引导资金流向,弥补市场缺陷;

(3)实现全社会资源配置效率最优状态。

2、范围大小:政府的职能范围 ,应当是市场失灵而又为社会公共需要的公共物品和服务,

财政资源配置范围包括:

(1)满足政府执行职能需要;

(2)市场不能有效提供社会又需要的准公共物品和服务;

(3)对社会资源配置的引导性支出,如矫正外部效应。

3、机制和手段(关键词:配置、运营)

(1)确定社会公共需要的基本范围,从总量上实现高效的社会资源配置:确定公共财政收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合理比例;

(2)优化财政支出结构:要正确安排财政支出中的购买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;消费性支出和投资性支出的比例;

(3)为公共工程提供必要的资金保障;

(4)政府直接投资、财政贴息、税收优惠引导社会投资方向;

(5)通过部门预算制度、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提高财政自身运营效率。

二、收入分配职能

1、含义: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是实现公平分配,但各经济主体取得收入程度不同,财政通过收入分配职能进行再分配。

2、收入分配职能的目标:实现公平收入分配

3、实现的机制和手段(关键词:收入分配)

(1)通过市场和政府职责分工,明确收入分配的范围和界限;

(2)加强税收调节;

(3)转移支付:将资金直接补贴给地区和个人;

(4)公共支出:提供社会福利(如公共卫生防疫、福利设施与服务、住房)等进行的收入分配,在受益对象上具有广泛性和普遍性。

三、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

1、含义:

(1)通过财政活动对生产、消费、投资和储蓄等发生影响,达到稳定和发展经济目的;

(2)经济稳定和发展职能的四大目标:充分就业、物价稳定、经济增长和国际收支平衡;

(3)财政经济稳定职能的行使重点:维持社会资源在高利用率下的稳定。

2、实现的机制和手段(关键词:调节)

(1)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,影响总需求总供给,保证物价稳定、实现充分就业和国际收支平衡;

(2)税收、财政补贴调节投资需求,影响就业等;

(3)通过税收调节个人消费水平和结构;

(4)加大节约资源、环境保护、科技等投入,实现经济协调健康发展。

知识点四、公共选择与政府失灵

一、公共选择

(一)含义:对非市场决策的经济学研究,是关于“政府失灵”的理论,它分析的是政治场景和公共选择中的个人(包括投票人、政治家、官僚)行为。 (二)三大理论基石:个人主义方法论、经济人假设、作为一种交易的政治过程。

二、政府失灵及其表现形式

1、选民的“理性无知”和“理性的非理性”

(1)“理性的无知”:指理性的选民由于不指望自己的一票能够影响选举结果,因而没有动力花费时间和成本去搜寻有关选举的信息。

(2)“理性的非理性”:正是由于手中的一票对于选举结果无足轻重,即使拥有必要的信息,选民也不愿意投入精力和时间,他们不会好好利用这些信息。;

2、政治家(政党)选票极大化:一味迎合中间选民的利益,必然导致少数派社会成员的利益和诉求被忽视,有违社会公正原则

3、投票循环:核心思想一般由“三个选民一三个选项,两两表决、得多数票者获胜”的简单模型来表达;

4、官僚体系无效率;

5、利益集团与寻租。

知识点五、建立现代财政制度

(一)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意义

目前我国财政自身存在的主要问题:(了解)

1、预算管理制度的完整性、科学性、有效性和透明度不够;

2、税收制度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;

3、中央地方事权与支出责任划分存在不清晰;

4、财政收入呈现中低速增长与财政支出刚性增长之间的矛盾加剧。

(二)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方向与主要任务(掌握、多选)

1、方向:完善立法、明确事权、改革税制、稳定税负、透明预算,提高效率。

2、主要任务:

(1)建立完整、规范、透明、高效的现代政府预算管理制度;

(2)建立有利于科学发展、社会公平、市场统一的税收制度体系;

(3)健全中央和地方财力与事权相匹配的财政体制。

温馨提示:扫取二维码免费领取中级经济师试题!

2018年中级经济基础知识点:公共物品与财政职能

温馨提示:因考试政策、内容不断变化与调整,乐考网网站提供的以上信息仅供参考,如有异议,请考生以权威部门公布的内容为准!

本站均为转载稿,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联系。